<> = PyTUG 發展方向分析 = 台灣 Python 社群是一個以程式語言為主題的使用者群組,組織的主要目標為促進 Python 程式語言在本地的發展,方向有二: 1. Python 程式設計技術。 發展指標: 1. Python 程式員的質與量, 2. Python 所開發的軟體專案的質與量, 3. 參與 Python 程式語言開發的質與量。 2. Python 程式員的交流。 發展指標: 1. 正式使用者集會的質與量, 2. 非正式使用者集會的質與量, 3. 線上交流的質與量。 == Python 程式語言 == 在台灣本地發展 Python 程式語言的工作,可以有兩個方向。一在應用面,利用 Python 來開發資訊系統;二在本質面,對 Python 程式語言的開發進行貢獻。兩個方向中會有一些相同的工作項目。 === 共同的工作項目 === 1. 提昇 Python 中文文件的品質與數量。 包括教學、參考、推廣等各種目的在內的文件,都是技術發展工作的重要輔助。有了本地化的文件資訊,學習者或使用者才能快速的進入技術領域,進而利用 Python 開發系統。 2. 組織社群的支援能力。 無論在應用面或本質面上,工作者在遇到技術難題時,需要有技術社群從旁輔助,才容易獲得突破。因此,應該對 Python 本地社群進行組織工作,使社群足以發揮支援能力,協助工作者在技術上的發展。 3. 推行 Python 語言的教學。 提供系統化的教學資源。無論將 Python 視為輔助性的教材,或是作為職業訓練進行教學,都可以增進此技術領域的參數者。 === 應用面工作項目 === 1. 以中文對 Python 現有的應用系統 (包括軟體、程式與程式庫) 進行整理。 降低本地開發人員學習 Python 技術時的門檻。 2. 對常用的 Python 應用系統進行繁體中文化工作,或強化其國際化功能。 使 Python 應用系統易於處理中文資訊。 3. 將以 Python 開發的應用系統實際佈署在產用環境。 例如 Plone 內容管理系統。增加本地的 Python 使用經驗。 4. 實際以 Python 開發應用系統。 應用 Python 的強大功能,實作系統,產生價值。 === 本質面工作項目 === 1. 對 Python 語言進行研究。 Python 可以有效地輔助其它軟體系統,在兩邊都達成相輔相成的效果,值得進行研究。 2. 翻譯 Python 官方文件的繁體中文版,與官方同步。 降低開發人員進入 Python 開發的語言障礙。 3. 鼓勵本地開發人員加入 Python 語言的實作。 使 Python 語言可以更加切合本地的需要。 == Python 程式設計師間的交流 == 本地 Python 程式語言的發展和本地 Python 程式設計師間交流的發展,事實上是一體的兩面。由於 Python 是程式語言,故而程式語言的發展當然不能離開程式員而單獨存在,因此,在促進 Python 程式員間的交流時,同時會有協助 Python 程式語言發展工作的效果。 === Python 程式員的技術層級 === 1. Python 學習者;初學 Python 程式語言的人。他們可能是基於興趣,也可能是因為外在的需要而學習 Python。 2. Python 工作者;以 Python 處理日常程式工作的人。基於各種理由 (例如興趣或專案要求),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 Python 的人。 3. Python 專精者;不只利用 Python 處理日常工作,另外還有將 Python 用於\ **各種**\ 程式設計任務的傾向。這一類程式設計師對 Python 懷有高度喜好。 4. Python language hacker;極為了解 Python 程式語言,會將時間投入改進 Python 程式語言本身的工作。 在社群中,第一類人需要社群的幫助;第二第三類人雖然也需要幫助,但也有能力幫助別人;第四類人在社群人則主要扮演給予者的角色。社群應該提供這四類程式設計師互相討論的環境,並儘可能使討論熱烈、集中,並具有建設性。 === 交流的形式 === 眾人對任何事物的了解均有深淺之別,程式員對 Python 程式設計也有深淺不一的認識。程度相近的程式員比較容易自然地互相討論。程度相差較大的程式員,便需要一些外在條件來協助他們互動。 在交流的促進工作中,網際網路是極重要的工具。網際網路可以為社群提供保存紀錄、討論環境以及公告的功能,並且永不中斷。 根據以上的分析,本地 Python 程式員間的交流,可以採取以下幾種不同的形式: 1. 線上社群。 利用方便的線上討論方式,例如 IRC 聊天室、郵件列表或各種討論區,在網際網路上聯繫本地的 Python 程式員。 2. 專題討論 (seminar)。 組織定期的 Python 專題討論會,讓社群中對特定主題較有經驗的程式員,經過簡單的準備後與其它人分享,協助彼此的學習。 3. 研討會 (conference)。 設計具有主題性的研討會,使社群了解本地 Python 技術的發展概況,也提供成果發表的機會。在這樣的場合中,技術層級較高或具有特長的 Python 程式員,可以系統化地分享經驗,使其它程式員更快地掌握相關技術。 4. sprint。 集合 Python hacker,針對特定目標進行開發,有效率地獲得開發成果。程式或文件等均可成為 sprint 的標的。 = PyTUG 發展大綱 = 綜合台灣 Python 社群的現狀與發展上的分析,我們得以歸納出台灣 Python 社群未來發展的基本概念。 == 口號 == 載入 Python,少作多玩! == 宗旨 == 為了使 Python 成為台灣程式員的基本工具,台灣 Python 社群可依照以下的宗旨進行活動: 1. 創造價值,累積經驗;積極使用 Python 設計應用系統。 2. 精益求精,不斷進步;積極研究 Python 程式語言。 3. 相互交流,砥礪切磋;積極與同好研究討論。 4. 拓展視野,廣納百川;積極了解其它技術領域。 == 實際作為 == 1. 整合台灣 Python 的網路線上資源,匯聚 Python 程式員,形成討論場域。 組成線上社群所需的資源與人力比實際組織更經濟,故以線上社群為起點,集合 Python 同好,進行後續的發展工作。 2. 召聚資源與人力,維護台灣 Python 的線上彙聚場域,提供持續的服務。 維護線上社群,讓社群發展想法,並且壯大。 3. 組織地區性技術集會。 藉由技術性的集會,Python 同好可以更有效率地進行討論,並在討論中發展想法。技術性集會也扮演進一步活動的搖籃角色。 一旦地區性的 Python 技術集會成為定期的活動,便可以進行後續的計畫。在發展的過程中,之前分析述及的各種活動均可配合舉行,以便達成所期望的效果。最終的目標則為台灣 Python 社群的願景:使 Python 成為台灣程式員的基本工具。